11月4日,零碳生活共创营2023—湿地“碳”究活动在佛山绿岛湖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得到了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禅城分局指导支持,由广东省绿盟公益基金会主办,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佛山市绿行者低碳促进中心、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禅城分局南庄监督管理所以及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妇女联合会协办。









绿岛湖畔,鹭鸟天堂,这里有着1500亩水体面积、长达8公里的绿道,乔木错落有致,低矮的花草伸手可及。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城市公园环境中,15组亲子家庭在讲师的带领下,用脚步丈量生态湿地,用眼睛发现盎然绿意,用双耳聆听鸟叫虫鸣,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神奇。









“没想到小小的一个绿岛湖,居然在减少二氧化碳方面具有大大的作用!”来自绿岛湖社区的陆小姐由衷地感慨。在沿途学习中,陆小姐及其孩子一行在讲师指引下,探索湿地的组成要素,并通过“现场实景”的形式理解湿地碳循环的运作体系,让她和孩子明白了湿地具有减少碳排、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作用。据课程讲师之一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人居环境学院副院长李保庆介绍:“每公顷湿地可以吸收27辆汽车一年的碳排放量,湿地作为地球之肾,其碳汇能力在全球仅次于海洋和森林,是重要碳汇载体之一。”









活动现场,亲子家庭们积极扮演起“湿地观察员”的角色,孩子和家长们在讲师的指导下协力测量湿地树木的胸径和高度,并利用换算公式计算出树木的固碳量,他们惊讶地发现,树木生长体积与吸收二氧化碳量具有重要的关联。活动除了让亲子家庭了解到湿地植物的重要功能之一——吸收二氧化碳外,还激发了孩子们践行绿色低碳的热情。亲子家庭们纷纷计算个人的碳排放量,“原来我一年会产生2.033吨二氧化碳,需要3.4棵树用10年吸收才能实现抵偿!”建龙同学,一个就读小学四年级的男孩,对自己在学校场景所产生的碳足迹感到惊讶,他表示:“仅仅保护湿地,借助湿地吸收二氧化碳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从源头抓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也要懂得节能减碳,作为一名学生,我上下学时会选择乘坐公共汽车、不坐私家车,在学校吃饭要践行光盘行动,计算时会选择二次用纸,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活动主办方广东省绿盟公益基金会表示,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而佛山绿岛湖湿地则是一个很好的本土教育场所。零碳生活共创营通过创新绿色低碳教育场所+亲子探究性学习,全方位地让本土特色资源发挥作用,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学习了如何节约资源、减少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