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构建价值生态链首先要承认公益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绿盟公益把链条上相关的人、相关的单位称之为“利益攸关方”,在共同的目标下,倾听他们的诉求,整合他们的资源。责任分工明确、利益分配合理。

  117日,第三届广东省环保社会组织年会落下帷幕。本次年会的主题为“协同治理,绿色共享。”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黄文沐、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华、广东省环保基金会常务副理事会长袁征、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健刚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以及广东全省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有关高校专家学者、环保社会组织、高校环保社团、企业、媒体等社会各界代表约250人参加活动。

  此次大户的讨论层次非常全面,干货很足,有政策解读、研究观察,有互联网公益模式,更有诸多一线公益组织的实践反馈,现场听众全程高度精神集中,对于任何环保社会组织来说,都是一场不应错过的大会。

  绿盟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李倩作为“闪电发言”代表之一,向参会代表分享了“环保公益组织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探索”。这是绿盟公益首次在专业大会上比较完整的阐述“构建价值生态链”的公益模式,为了更准确的让读者理解“构建价值生态链”,本文将全文放出绿盟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李倩的发言内容。

  同时,本文的后半部分,将节选大会的精彩发言,与各位关心环保事业的读者一同分享。以下为李倩发言正文:

 

  大家好!我是来自广东省绿盟公益基金会的李倩。

  我想跟大家分享,环保公益组织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探索。

  中央一号文连续12年聚焦乡村问题,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常见的模式有两种。

  第一种是政府主导建设:比如说周庄、乌镇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比较成功的案例,但是由于政府的财政投入有限,受益的村庄有限。我们也了解到有在田里“种”了公交站牌,几年都不见有公交车开过来的案例。我们归纳为财力不足。

  第二种是乡村自发建设:也仅限于少数“先富起来”的乡村,通过我们的走访观察,这种模式存在最严重的问题是规划简单粗暴,或者干脆没有规划,乱拆乱建的现象比比皆是。我们归纳为智力不足。

  而在整个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环保公益组织为了解决垃圾围村、河涌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做了很多很好的项目,我觉得非常可惜的是能形成产业化运作、实现自我造血的项目相对少。

  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如此畅通的今天,资源大把。可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依然动力不足,我认为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组织,而这个最佳的组织者就是我们在座的各家环保公益组织,具体做法是什么?

7个字,“构建价值生态链”!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价值生态链构建的前提是我们要承认公益就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我们请志愿者付出也好、请企业付出也好,一定要先解除公益人不能领工资、企业不能求回报的所谓的道德枷锁。

  我们把链条上相关的人、相关的单位称之为“利益攸关方”,我们要在共同的目标下,倾听他们的诉求,整合他们带进来的资源。

  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这个链条上:

1、乡村最宝贵的资源就是绿水青山,他们的诉求是乡村要保护性开发、农民的生活水平要提高、要和城市等值化发展。

2、城市人有绿色消费能力,他们的诉求是治“城市病”,有毒空气、有毒饮水、有毒食品、拥堵的空间以及人们添堵的内心。

3、政府有政策支持,他的诉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4、企业做社会责任投资需要树立公益品牌,需要宣传推广。他们要绿色升级转型、要开拓乡村市场。

5、做环保研究、农业研究的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和学者们有科研成果,但是他们需要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科研的经费。

6、媒体人有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他们需要有价值的新闻报道。

  基于以上,对于我们环保公益来说,我们的诉求就是那个总体的目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责任分工明确,利益分配合理”

  那价值生态链应该如何构建?在我们上述总体目标一致的基础上,责任分工明确、利益分配合理,且每一个利益攸关方均享有独立发展的空间,当然这个利益攸关方也包括我们环保组织工作者自身。

  我向大家分享一个具体的实操案例:

  在“中国美丽乡村计划”的其中一个试点,绿盟通过公益推动模式与一家农副产品企业合作,盘活当地乡村荒废的土地,共建农业生态园。吸引游客交通不便怎么办呢?政府支持修了路。扩建资金不足怎么办呢?向绿盟平台上对休闲农业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家寻求支持。果蔬栽培遇到技术瓶颈时我们会邀请农科所的专家做指导。也促成了该生态园与平台上品牌企业的合作。使得农村环境改善,农民增收;城市人也有了度假休闲好去处。有人问我说社会组织怎么调的动这么多资源?在这个链条上的利益攸关方,尤其是企业,他们是带着产品、技术、服务、资金和人脉进来的,资源就在这里,关键靠有效梳理整合。

 

“给大家一个回到乡村的梦想”

  有前辈跟我说“姑娘,你们要建的这个体系太大了,跟个梦似的!”我想说,这就是一个梦。我来自内蒙,我希望通过绿盟团队的努力、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让我回到家乡去发展、并且有发展,种一些小花儿、养一匹小马。我可以孝顺我的父母、陪伴我的家人,我的小孩可以在原生态的大自然里面自由自在的奔跑,和小猪、小鸭、小牛一起玩儿,不用担心教育跟不上,不用担心发展机会少。这是我的一个梦想,也是大家为之努力奋斗,即将实现的一个梦想!




大会精彩观点:

请注意,以下都是高能干货:

 

  “十三五”时期我省环保社会组织的发展:一是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准确把握新时期我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二是要主动适应绿色发展新常态,切实肩负起环保社会组织在全省环保事业发展中的新责任新使命,要找准定位,不断发展壮大组织规模,推进组织规范建设,持续增强行动力、影响力,增强组织自身活力和专业能力。

——黄文沐(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

 

  环境问题刻不容缓。这种事情,如果仅仅是教育,没有斗争的话是绝对做不到的。第一,要拿起法律武器;第二,要通过政府的机制;第三,要通过道德,文化的武器来进行约束;第四,经济手段。

——王华(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企业家通过整合力量进入环境保护主战场,开发和推广典型环保项目可复制模式。环保公益与产业协同发展,NGO和政府、企业之间将是以合作为主,谋求资源的互补和共同发展。

——颜俊 (阿拉善SEE珠江项目中心主席)

 

  互联网现在不一定是一个主流的筹款平台。所以不要希望通过互联网来进行筹款,而应该通过互联网筹款来进行传播。

——窦瑞刚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

 

  利益共识是很重要的,是可持续的;政府才是推动环保工作的主要力量;建议比批评重要,环保组织要保持乐观,深入观察社会,并提出建议。

——胡念飞(南方日报机动记者部副主任)

 

  第一,沉到底:NGO要深入社会基层,发展横向网络,和你的服务对象携起手来做事情。

  第二,立起来:建立扩展与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渠道,转达基层诉求;方案要接地气;要建立发布渠道,公开信息,发出声音。

  第三,谋深度:多研究,多思考,少轻率发声和行动;建立专业支持体系。

  第四,寻支持:NGO要做政府推心置腹的朋友,企业的镜子和谋士,志愿者的家。 

——杨中艺(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

 

  大会同时有10位环保组织代表进行了闪电发言,他们都是NGO的一线参与者,观点同样精彩:

1.长久的志愿者行动经验告诉我们:互换更多的包容务实的态度;寻求全民共治的途径。

2.我们可以跟当地的环保团体一起开展工作,这些当地的力量可以给偏远地区提供稳定的环境教育力量。

3.“我认为(闯红灯,不习惯使用楼梯)现象,不一定是因为我们素质不高,而是因为这个环保行为不方便。我们在塑造一个城市,同时,城市也在塑造我们。我们现在设计的城市实际上是对人,对环境,对动物等不友善的。”

4.“我们一定要把议题做深,而且要提出解决方案。有的时候,政府连一个解决方案都无法去制定的时候,社会组织就可以站出来去做一个智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