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共话低碳,禅城谋局新篇

- 集思广益 -


3月30日,“粤港澳大湾区低碳示范区”创建思路研讨会在禅城举办,来自省、市、区十多位专家汇聚一堂,集思广益,为禅城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创建全国低碳发展示范区出谋划策,摸索具有禅城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


本次研讨会的参会专家包括来自工信部电子五所认证中心碳普惠发展中心、广东省碳普惠创新发展中心、广东省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中心、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中山大学、广东省环境教育促进会、广东省绿盟公益基金会、佛山市绿行者低碳促进中心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们。

禅城区低碳试点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禅城分局总工程师何锦英主持了研讨会,市人大、区政协、区发改局、区住建局、区经促局、区交通局、区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也派员参加了研讨。

禅城大湾区低碳示范区的建设背景之一是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任务需求。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此后的气候雄心峰会上,我国宣布了更具体的目标: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禅城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成员王大云向与会专家介绍了自2011年禅城区成功获批成为广东省首批低碳试点区以来,历经十年的积极探索,在低碳发展创新、低碳示范工程建设、微低碳普惠活动、低碳宣传教育等方面等卓有成效,禅城建立起有自身特色的低碳发展机制与模式,城市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城市价值不断提升。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禅城分局严聪副局长在研讨会致辞中提到:“2021年是‘十四五’的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和交汇与转换之年,面对新形势、新常态、新任务,禅城区将在现有低碳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禅城区未来整体发展规划,加快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低碳转型,推动建筑、交通运输、能源等领域低碳发展,写好减排和固碳这两篇文章,做好创建粤港澳大湾区低碳发展示范区的各项工作。”


       与会专家对禅城区的低碳试点工作基础表示高度认可,并对下一步创建示范的重点行动提出建议。专家认为,当前最迫切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建立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常态化与在线监控平台“双测”模式,摸清包括碳排放存量、碳排放增量、重大建设项目、重大节能减排项目及减排空间等基础情况;基于“家底”,确定技术、市场、资金、时间、人力等要素的需求规模,以及确定能源、工业、交通、建筑、林业、生活等领域的行动/项目。专家建议禅城创新体制机制,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同步推进,因地制宜地铸造示范亮点及公众倡导工作的抓手,面向未来对前十年工作进行客观系统的总结,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为新一轮的规划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低碳发展路径方面,工信部电子五所认证中心碳普惠发展中心主任、广东省碳普惠创新发展中心主任聂兵提出建议:“年初广东省委和佛山市委旗帜鲜明地提出,要以碳达峰、碳中和牵引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禅城宜以能源结构调整为基线,以产业结构优化为主线,以节能减排技术为准线,以金融支持规模为上线,在区内形成技术先进的低碳产业总部,在区外孵化一定规划的低碳产业与市场,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碳达峰、碳中和的示范推动基地。”




针对如何支持禅城企业在未来获得竞争优势?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能源战略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广东省清洁发展机制研究与服务中心副主任骆志刚主张采取绿色化、数字化的方式来协助提升节能与减排效果,探索碳交易跟区块链结合等方式,充分发挥禅城区以众陶联为代表的平台经济优势和以佛山创意产业园为代表的创意经济优势,把绿色的红利在禅城区聚集起来。



关于以创新引领缔造禅城低碳特色方面,专家们纷纷结合禅城自身实际,表达了各自的观点。与会专家认为在城市的低碳化过程中,禅城的工业基础比较好的,都是以总部经济为主的,本身都是比较高端的,产业应该是表率,推进循环式、关联式、共生式的低碳产业集群,积极推进区域综合能源和智慧能源的工作,把绿色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真正变成禅城转型升级的动力,推动低碳新材料在制造业的应用,积极支持生产设备的节能技术改造,提升工业固废的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能力。

此外,发展低碳建筑和低碳交通,加强植树造林和碳捕捉等碳汇工作,也是低碳城市发展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城市核心区,禅城的建筑密集,商务办公楼宇众多,宜广泛开展办公节能,尤其是降低空调能耗。在低碳交通方面,专家们建议禅城应该从交通组织优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车船能源结构改善、市民低碳出行等方面营造禅城亮点。对此,广东省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中心资源环境(交通标准)室主任姚岢建议,“要调整运输结构,最大限度构建多元链接的公共运输体系。同时要调整运输的能源结构,例如城市里轻型的货车、垃圾清运车、洒水车等都可开展电动化。”




广东省环境教育促进会会长、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中艺认为,低碳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长久事业,全民参与才能达到目标。他建议禅城区率先设立“双碳大讲堂”、举办大型国际学术技术交流活动,通过碳普惠平台、碳公益等手段建立低碳宣教和市民参与机制。他还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低碳环保教育对城市稳健运行的重要性,他强调说:“随着市民自觉性的提高,城市行政管理成本会下降,很多事情会从事倍功半变成事半功倍,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就在这里。”


       与会专家们表示,对于碳达峰和碳中和任务,禅城更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勇于挑起重担,规划低碳目标和路径,制订详细的实施计划,遵循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原则,提前部署碳中和战略,合理确定率先碳达峰峰值目标和时间目标,同时引领高质量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为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做出表率。



最后,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禅城分局总工程师何锦英对专家们的建言献策表示感谢,她说:“‘3060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战略决策,我们禅城区低碳示范区的总体战略思想一定围绕这个目标来落实。对禅城区来说,‘粤港澳大湾区低碳示范区’创建是一项挑战,同时也是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发展质量的重大机遇,我们局将在禅城区委、区政府和上级生态部门的统筹安排下,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引入高水平、专业化团队做技术支撑,科学、合理、系统性地制定我们禅城区的低碳发展目标,充分调动各层面、多主体参与低碳示范区创建的热情,吸纳多元主体融入到碳达峰、碳中和的事业当中来。”


据介绍,本次研讨会后将形成《关于禅城区创建“粤港澳大湾区低碳示范区”工作思路的专家建议专报》,为下一步低碳工作提供参考。


本次研讨会由

佛山市绿行者低碳促进中心

全程参与策划、组织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