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零碳生活共创营2022”——“碳索”岭南水乡工作坊走进绿盟公益试点村——南庄·罗园水乡(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科普活动围绕“探索传统岭南水乡的低碳原理”为主线,融合定向越野、气候拼贴等游戏模式,在真实的乡村环境下开展气候变化教育。来自禅城区各领域的20多位“碳索者”加入共创,有乡村骨干、青年设计师、乡村导赏员、环保学院老师、大学生、环保组织代表等,在活动中纷纷将所学低碳知识绘制成科普海报,现场分享给了村民和朋友圈。







本期工作坊由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禅城分局主办,广东省绿盟公益基金会支持,佛山市绿行者低碳促进中心与南庄罗园村联合承办,旨在深挖传统岭南水乡的气候适应性及生态设计观,开发乡村的低碳科普宣教功能,发扬禅城地域气质的绿色精神,推动乡建参与者与乡村可持续行动之间建立有机联结。



“在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减排目标背景下,结合气候变化适应形势,建立基于地方情景的人居环境韧性策略,以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禅城区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禅城分局工作人员在致辞中表示,“自2020年至今,在我局的支持下,零碳生活共创营三年行动结合本土实际,实施了线上、线下等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并联合乡村、企业、园区等多元主体,致力于共创共享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低碳生活、生产场景,推动营造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的社会氛围。”



“我们观察到传统乡村的本底可能是相对低碳的,而当前如火如荼的乡建开发却显现出高碳倾向,生态低碳的原则在规划设计中少有体现,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工艺技术在新建总量中的占比也很少。很多年轻的乡村规划设计施工从业人员并不了解包括水网体系、建筑布局、街巷空间等在内的传统岭南水乡具有良好的气候适应性及朴素的生态设计观,值得研究、科普、传承和运用。”

绿盟公益·乡建项目部副部长李浩源介绍:“下来,我们将以佛山罗园村(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等村为场景,开发基于岭南水乡的低碳科普课程,以期为传统岭南地区如火如荼的乡村建设、城镇化建设发挥借鉴作用。倡导村民、村干部、设计师等在营建未来乡村人居环境方面践行低碳理念,推动低碳理念始终贯穿在乡村振兴的全生命周期。”



来自广东思哲设计院的周欣婷在互动中分享到:“通过今天的体验,我了解到传统岭南建筑针对‘湿、热、风、雨’的气候特点,已经总结出了一套基于气候适应性的设计手法。作为一名青年设计师,将结合‘碳索’所悟,在之后的乡村景观设计营建的实践中,会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设计重点考虑要素之一,尊重和运用景观自我演变的力量,综合考虑生态、社会、景观过程等外部因素,更加审慎地考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



“多年来,南庄村罗园水乡以生态振兴为目标进行了环境重塑,在提升村容村貌、改善环保基础设施,大力开展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依托于与广东省绿盟公益基金会历时8年共建共享的美丽乡村试点基础,成立了乡建学堂,规划设计了“低碳图书馆”“低碳主题展厅”“低碳公厕”,搭建出风水鱼塘、文明如厕、公交出行、榕树乘凉、生态耕作等12个环境教育的乡村场景,将乡村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活态化教材开发了相应的研学课程,形成了一条以“低碳岭南水乡,传承耕读文明”为主线的环境教育路径。”据南庄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期待更多优质生态文明科普研学课程团队与南庄村合作,在罗园水乡落地。”